怀宁县政务平台 加入收藏
监督工作
县人大常委会审议关于怀宁县文旅融合发展情况报告的意见

县政府办公室:

    县十八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县文旅体局局长范红霞受县政府委托所作的《关于全县文旅融合发展情况的报告》。会议认为,近几年来,县政府把全域旅游作为3+1主导产业之一,深挖文旅资源,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宣传推广创新文旅融合模式等举措,推动文旅融合纵深发展,积极探索有怀宁特色的文旅融合发展新路径。会议对报告进行了满意度测评,会议应到29人,实到28人,该项报告得“满意”21票、“基本满意”7票、“不满意”0票,测评结果为“满意”等次。

会议指出,我县文旅融合发展还存在文旅融合紧密度不够,旅游产品核心竞争力不强,配套服务不足等问题提出以下审议意见,现交予研究处理:

一、加强统筹,构建文旅融合发展新局面

习近平总书记近期考察安徽时强调,要推进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把文化旅游业培育成支柱产业。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创新思维,做大做活“文化赋能”这篇文章。要结合自身的资源禀赋谋划文旅项目,按照《怀宁县全域旅游发展规划》,根据全县文化旅游资源分布,打造各具特色、形成互补的产业带。要深度融入“大黄山”战略,加大双招双引、项目建设力度,健全各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机制。要进一步拓宽旅游项目投融资渠道,争取政策支持,多途径、多形式筹措发展资金,形成“政府引导、部门配合、社会参与、多元投入、市场运作”的旅游发展新局面。

二、深挖资源,打造文旅核心品牌竞争力

要充分利用我县拥有的“首府首县、独秀故里、戏曲之乡、长诗圣地”和怀宁蓝莓等特色资源,深度挖掘其中的历史文化、红色文化、戏曲文化、诗歌文化、农耕文化等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要打造好现已初具一定规模的旅游品牌景区,如独秀山景区、孔雀东南飞影视基地、石牌戏曲小镇、黄墩蓝莓小镇、海子文化园等,进一步丰富旅游产品业态,讲好怀宁故事。要发挥龙头景区带动作用,着力打造2个以上4A级核心景区,不断提升市场竞争力及影响力,并以其为龙头,向全县各景点辐射,带动全域旅游。要加强与兄弟县、市、区的联动合作、资源共享,努力成为周边旅游链条上的重要一环,推动我县成为长三角、周边省会城市休闲度假的“后花园”。

三、强化服务,提振文旅活力促销费

要加快编制实施《怀宁县全域旅游公共服务体系专项规划》,破解资金、土地、人才等制约因素。要加强各景区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旅游集散中心、交通网络、旅游公厕、停车场等基础设施提档升级。要完善文旅配套设施,建设不同档次的民宿、农家乐、规范的购物场所等各类设施,满足不同消费层次游客的需求。要加强基层文旅人才的培养,既要引进人才,更要抓好对本地乡村从业人员的教育培训,培养一线的专业导游、讲解员等基础性人才,提升服务水平。要坚持“走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认真学习先进地区的运营经验、安全管理经验,同时引进专业运营团队,积极开发具有怀宁元素的文创产品,让游客从心动变为行动。要积极推动黄梅戏等非遗文化进景区、中小学研学旅行到景区,增加景区人气,延长游客停留时间,让景区的“流量”成为“留客”形成“流水”,真正拉动文旅消费。

四、加大宣传,提升文旅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要建立健全市场营销机制,结合怀宁实际,打造有怀宁特色元素的文旅营销品牌,并充分发挥集体智慧,广泛征集朗朗上口的怀宁文旅推介词,让人记住怀宁、想来怀宁。要利用互联网、社交媒体、传统媒体等多种渠道进行品牌推广,制作有吸引力的宣传资料、短视频等,举办主题节庆、旅游推介会等线下活动,吸引更多游客关注。要与各大旅行社合作,拓宽客源市场,积极推出精品文旅线路,把更多的外地游客带到怀宁来,做好服务,增强游客的“吃、住、行、游、娱、购”体验,进一步提升怀宁文旅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和《安徽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听取和审议专项工作报告及满意度测评办法》,请于两个月内就审议意见的研究处理情况征求县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工委意见后,向县人大常委会提交书面报告。

 

 

怀宁县人大常委会办公室

                              2024年12月27

版权所有:怀宁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技术支持:众和网络
皖ICP备17007494号-1 未经授权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建立镜像

皖公网安备 34082202000257号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56-46110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