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宁县政务平台 加入收藏
他山之石
宁国市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情况汇报

  宁国市地处皖东南,靠近苏浙沪,安徽省重点山区县之一,是“全国国山核桃生物产业基地”、“中国山核桃之乡”、“中国竹子之乡”。全市有林地总面积283万亩,其中经济林、竹林面积达110万亩,森林覆盖率77.7%,2016年全市林业产值113亿元,农民人均林业收入8391元。

  我市高度重视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坚持“预防为主,科学治理,依法监管,强化责任”的方针,认真落实“双线”目标责任制,依法开展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保证了我市林业健康发展和生态环境不断优化。

  一、重大林业有害生物(松材线虫病)除治情况

  (一)基本情况

  自1991年我市霞西镇首发病疫情以来,市委、市政府始终不遗余力的重视松材线虫病除治工作,遵照上级指示和要求,从维护国家整体利益、保卫黄山松和我市松林安全的高度,历经26年一以贯之的艰苦除治,不断努力探索契合宁国实际的除治模式。累计清理烧毁枯死松木4.3万株,其中清理病死树6000余株,直接投入劳力25万个,累计改造松林近8万亩,投入资金近2000万元,有效地延缓了松材线虫病猖獗扩散态势,较好地控制了疫情向黄山方向蔓延。

  (二)主要做法

  1.创新除治机制。2017年我市松材线虫病疫情监测、除治、监理等全程购买社会服务,除治经费纳入年度政府财政预算,初步建立松材线虫病治理监理制度。

  2.构建责任体系。探索构建新形式下除治架构,明晰政府方(市政府、市重防指、林业部门、乡镇政府)、专业除治公司、监理公司等三方六单位各自责任。乡镇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负责除治宣传、发动和协调等工作,不承担具体除治和监测任务;林业部门负责准确掌握疫情、制定组织实施方案、完善技术标准、全程技术指导、组织工程招标、实施检查抽查质量与验收;专业除治公司负责具体施工;监理公司负责质量与施工进度管控。

  3.加强疫情监测将常年监测改为年度三次普查为主,日常监测为辅。三次普查分别为:7月底前夏季普查,9月底前秋季年度普查、11月底前进行冬季补充普查,采样集中在秋季普查时进行;我们还拟对青龙湾风景区及安徽“川藏线”沿线等一些重要区位的普查工作实行单列。

  4.实施精细管理。死树管理与彻底清理是目前控制该病害自然传播最有效、最重要的技术措施。我市采取冬季集中清理为主、定期清理为辅。全市死松树实行唯一身份识别管理,建立死树动态档案。在清理方式上因地制宜、分类施策,清理烧毁死树与不锈钢网罩法除害相结合。

  5.引进新式技术。伐后无害化处理。伐后使用8目以上304不锈钢丝网严密网罩疫木、枝丫及伐桩。引进无人机监测,2016年秋季普查中,对人为监测死角和重点区域使用无人机进行监测,面积超过5000亩。引进3S技术。我市将河沥办事处、方塘乡等地监测疫情、除治基本信息以及诱捕器挂设、野外使用HandGIS平板采集数据,调查数据使用ArcGIS软件进行动态汇总管理。设置诱捕器。在疫情发生区---河沥办事处等地,严格按技术标准挂设诱捕器;注干防治。在小面积景观松林中使用注干法防治。

  6.开展防治研究开展媒介昆虫松褐天牛发生规律研究,初步探明皖南松褐天牛发生流行规律。开展铁丝网罩法防治技术研究,制定技术规范和检查考核办法。

  7.加强采伐监管全市在松褐天牛羽化期全面停止天然次生林中松木商品性采伐(因除疫情除治所必须采伐的按规定上报批复)。禁止松材线虫病疫木安全利用企业在松褐天牛羽化期收购来自疫区或高危区的松木。我市将检疫执法工作纳入基层林业派出所日常工作范畴,依靠森林公安的力量补充森林植物检疫力量不足。

  8.拓展除治思维。拟将死树与衰弱木清理与全域旅游相融合。结合重点旅游路线及景区森林景观改造提升工程,拟对小块状、点状砍伐迹地生态修复,进行林相改造。在安徽“川藏线”以及青龙湾库区沿湖等地,结合死松树清理,补植枫香、银杏、榉树等秋季色叶树种以及浙江楠、华东华杉、实生香榧等珍贵树种,提高林分景观质量。对于已纳入森林保险的公益林,在死树清理、采伐造成的损失以及预防措施中正在争取森林保险资金赔付。

  二、林业有害生物社会化防治服务情况

  我市立足林改后的林业新形势,构建多层次服务平台,强化培训和示范带动,以提高防治服务能力和培育专业化防治为重点,走出一条主体多元化、运行市场化、服务专业化的林业有害生物社会化防治服务工作新路子。

  (一)实行购买服务,夯实防治社会化服务基础

  重大林业有害生物---松材线虫病综合防治服务,已实现由市政府全程招标购买,我们还在购买服务的同时积极探索建立了工程监理制度。

  (二)提升服务能力,注重先进装备的应用和推广

  1.加强技术研发与合作。通过与相关科研院所及院校合作进行技术研发和合作,着力提升技术集成和储备。目前已同安农大、省农科院、省林科院、浙江农林大学、亚林所等多家科研院所建立长期紧密合作关系。

  2.强化山核桃产区防治。我市在山核桃产区割灌机、高射程背负式喷雾器、担架喷雾机等开展购置补贴,总投入600余万元,仅割灌机就达8000余台,平均山核桃每户拥有喷雾机两台以上,总数达7000台以上;为推广无公害防治技术,市林业局连续3年实施山核桃产区赠送杀虫灯活动,总计2000余盏;在省厅支持下,2015年4~5月,在南极乡、万家乡进行万亩直升机防治山核桃有害生物防治示范,实现国内山核桃产区首飞。

  3.积极开展防治培训工作积极联合农委、人社、职业中学以及合作社等,结合项目实施开展各类防治技术培训,每年1000人次以上。

  4.突出新技术装备示范带动。以防治示范区、示范片、示范户建设为依托,以林业相关项目为载体,应用营林、生态经营、保水保肥、架设杀虫灯、挂粘虫板、打吊瓶、机动喷雾、喷烟、飞机防治等综合措施和手段提高示范效果。

  5.健全定点供应和推荐制度。按照绿色、环保、安全、高效要求,在试点示范基础上,每年利用各种平台向社会公布林业推荐药剂、药械产品名录,形成制度化;市林业局每年还拿出5~10万元,购置生物农药、有机肥等农资进行赠送林业科技示范户,积极引导无公害防治。

  (三)创新服务机制,建立五位一体科技运行网络

  我市已建立一个以科研院所和本土专家为技术支撑、商业化运作的山核桃科技服务中心,作为服务林农的实体窗口,山核桃主产区设立同步建立山核桃科技服务站。已形成以市林业局技术推广站、林检局为技术引领、山核桃科技服务中心和乡、镇级科技服务站承担技术物化服务,示范基地、示范户联合带动的五位一体技术推广体系。

  (四)创新服务方式,推进防治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1.加强部门协调配合。积极联合农业、气象、农机等为农服务部门,成立专家联盟,加强技术咨询、信息发布以及培训,做好基层网点设置,积极开展病虫、气象信息采集,实行资源共享。

  2.培育新型服务主体。一是以现有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主体成立防治专业队,全市目前已拥有4支有一定服务能力的专业队。二是以山核桃产区大户能人为主体成立防治专业队,如万家胜富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专业队,三是扶持成立专业化防治公司。已成立宁国首家专业化防治公司。

  3.建立战略合作联盟。林业局与省内有关防治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发挥各自在防治林业有害生物中的优势和积极性特别是应对突发性、灾害性生物灾害应急救灾方面的专业优势。

  4.推进服务平台建设。建立来人来访登记制度,设立技术咨询热线,每年受访高达上千人次、发送技术服务卡及专业服务达10000余张。以网络森林医院为依托,聘请27名中级以上职称林业专家实行坐诊服务。

  5.强化信息服务功能林业、气象、农业等部门积极定期通过网站、专家博客与微信、报纸、短信以及村务公开栏等多媒体及时发布防治信息。(来源:宁国市林业局)

版权所有:怀宁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技术支持:众和网络
皖ICP备17007494号-1 未经收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建立镜像

皖公网安备 34082202000257号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56-4611088